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为了充分了解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所在地周边社会各界对该规划的意见,更好的做好该规划的环境保护工作,现对该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第二次信息公示。
一、公示内容
环境影响第二次信息公示内容见附件——《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公众可对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建议或意见。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受影响直接、间接影响关注该规划的单位和个人。
征求公众的主要意见:①对该规划的意见和建议;②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和建议;③对该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
公示时间及方式:公示有效时间为自本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公众可通过写信、发邮件、打电话等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
三、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
可以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向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政府环保部门反映。
(1)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襄阳众鑫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及电话::姚志勇 0710-3069852
电子信箱:513585735@qq.com(注明“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
(2)建设单位及电话
规划实施单位:襄阳七彩实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及电话:张娟娟 0710-5381882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背景
《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明确了南漳县旅游发展目标,即: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南漳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相对中心部位,东接大洪山历史文化旅游区,南连古荆州三国文化旅游区和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西承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北通武当山文化遗产旅游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六大精品旅游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南漳旅游核心项目 —— 香水河旅游区是南漳旅游发展的核心。南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南漳县未来十几年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在市场定位、产品开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做了详细的规划,对香水河旅游区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香水河旅游区作为南漳县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2013-2022 年)休闲观光七彩瀑,避暑养生香水河旅游业的核心项目,是南漳县旅游业发展的支柱,在南漳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漳县生态文化旅游长廊的旅游目的地 —— 香水河旅游区是南漳旅游的形象名片。在《南漳生态文化旅游长廊策划方案》(2009)中,将香水河旅游区定位为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科普教育和野外探险为主要补充、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于来南漳的游客大多数来自襄阳方向,香水河旅游区的七彩瀑布是吸引游客来香水河的核心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就是香水河的名片,同时也承担着南漳旅游形象名片的功能。
规划的“香水河旅游区”由湖北荆山楚源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规划位于南漳县城关西南38km的毛山河与陈家河的高山峡谷之中,西北距薛坪4km,东北距襄阳约80km。景区景点主要分布在普陀庵和泉花坪两个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规划控制总面积约为26.75km2。
其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和对接旅游市场热点的基础上,把香水河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襄阳市最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
二、与上位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1)与《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是南漳县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总规划中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将南漳建设成为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总规划中旅游发展布局:规划在县域形成,即“一轴,二区”,即“一轴,二区”,所谓的“一轴”就是香水河核心景区的主干道为其自身发展的主轴,而二区又分为“二大核心功能区”和“二大辅助功能区”。
二大核心功能区:①普陀庵服务区;②香水河游览区。
二大辅助功能区:①景镇共建示范区;②生态植被保育区。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开发定位:依托于襄阳,服务于襄阳,充分利用香水河生态品牌的溢出效应,以“避暑”为核心发展理念,打造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核心,康体疗养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将香水河旅游区打造成为新旅游经济模式下自然景观独特、服务设施先进、地域文化浓郁,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居住于一体的南漳最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地。发展目标: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和对接旅游市场热点的基础上,把香水河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襄阳市最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旅游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与《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是相符的。
(2)与南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分析
《南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第五十四条、第八十三条、第一百一十四条中均将香水河旅游区划为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的重点旅游区,同时其它建设用地重点任务包括香水河旅游区,旅游建设工程中也包含香水河旅游区。因此,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与《南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是相符的。
(3)与《南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南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提到:一、实施旅游“二次创业”:以全域景区化为方向,以争创全省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充分整合各类旅游资源,重点加快水镜庄、春秋寨、香水河、华中绿谷、七里山、翡翠峡、龙王峡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新增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打造主推“南漳十景”,形成3-5条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促进旅游要素充分发育,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拉伸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强旅游执法,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行为,营造诚信旅游、安全旅游、放心旅游环境。三、加强旅游公路建设:新建隆中至七里山专用旅游公路,新建、改建香水河、漳河源、鸳鸯湖、清凉河、漫云村等旅游景区公路,实现重点旅游景区通省道。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与上述《南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相符的。
(4)与《南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的相符性分析
南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南漳县未来十几年的旅游业发展思路,在市场定位、产品开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做了详细的规划,对香水河旅游区的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香水河旅游区作为南漳县旅游业的核心项目,是南漳县旅游业发展的支柱,在南漳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构建了全县“两心一轴,两区多点”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即以城关镇为县域旅游集散中心,以东巩镇为旅游集散副中心,以“襄阳——绿谷大道——七里山——水镜庄——香水河——中国有机谷(龙王峡漂流)——春秋寨——宜昌”为串联整个县域空间结构的旅游轴线,打造东部乡村康体休闲区和西部山野风情旅游区,重点培育薛坪镇、板桥镇、巡检镇、肖堰镇为县内重要旅游集散点。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旨在打造东部乡村康体休闲区和西部山野风情旅游区,与《南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是相符的。
(5)与《南漳生态文化旅游长廊策划方案》(2009)的相符性分析
《南漳生态文化旅游长廊策划方案》(2009)中,将香水河旅游区定位为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科普教育为主要补充、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由于来南漳的游客大多数来自襄阳方向,香水河旅游区的七彩瀑布是吸引游客来香水河的核心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就是香水河的名片,同时也承担着南漳旅游形象名片的功能。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和对接旅游市场热点的基础上,把香水河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襄阳市最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其规划的实施与《南漳生态文化旅游长廊策划方案》(2009)是相符的。
(6)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经检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在鼓励类中第三十四项第2条中提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 香水河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实施属于生态类旅游项目的开发,其旅游类型定位为:依托于襄阳,服务于襄阳,充分利用香水河生态品牌的溢出效应,以“避暑”为核心发展理念,打造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核心,康体疗养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将香水河旅游区打造成为新旅游经济模式下自然景观独特、服务设施先进、地域文化浓郁,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居住于一体的南漳最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地,襄阳近郊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环襄阳城市旅游度假带的重要部分,鄂西生态旅游圈中核心旅游度假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区。
因此,该规划项目的实施是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的。
三、环境现状评价
(1)环境空气
评价区域SO2、NO2小时浓度值、日均浓度值及TSP日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要求,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地表水
本次评价各监测断面pH、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氨氮、总磷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
(3)地下水
评价区域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要求。
(4)声环境
各噪声监测点除2#游客集散中心昼间噪声超标外,其余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分析原因,主要是2#监测点紧邻景区停车场、餐饮和购票购物中心,受交通噪声和社会噪声影响所致。
(5)土壤环境
各个点位土壤中各监测因子的实测结果均未超标。说明香水河河景区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四、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影响一般局限在施工区范围内,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和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可将影响减至最低程度,不会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扬尘、噪声及施工废水等影响将随着施工活动结束而终止。
(2)规划实施后环境影响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该规划以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为重点,规划区域用地26.75km2,规划区域内废气主要为人员生活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餐饮燃料燃烧废气、油烟、汽车尾气、垃圾臭气等。
由于区域内规划生活主要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其燃烧后排放污染物量小,故规划期内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
规划区内设有餐饮设施,其厨房排放的饮食油烟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按要求装处理效率达80%的油烟净化器,油烟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另外,由类比调查其它类似规划可知,营运期内汽车尾气中NOx和CO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轻微影响,但其影响范围较小,一般在10m以内为标准的10%-30%左右,10m以外的污染物浓度较低,污染贡献和影响较小。且目前已限制含铅汽油的使用,因此汽车尾气不再存在铅污染问题。
该规划项目规划期内垃圾收集点会产生一定量的臭气,但由于垃圾转运站采用封闭作业及垃圾桶加密封盖,产生臭气量较少,产生时间短,对该规划区域的环境影响不大。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规划在外来游客与规划中的餐饮中心、度假山庄、木屋这些集中居住区各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埋地式,顶部可覆土栽植草皮与绿化,美化环境。污水处理设备主要以生物接触氧化等一体化工艺为技术核心,辅以格栅除污及混合液回流硝化脱氮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规定。可供冲厕、道路清扫、绿化、车辆冲洗等杂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其它景点可修建生态环保厕所,废水用于景区植被灌溉和施肥,对景区环境影响轻微。
声环境影响分析:
交通噪声:主要来自规划区道路的机动车,其影响范围局限在进出公路及游步道的两侧小范围内,但汽车鸣笛及导游讲解时的喇叭噪声会较大。因此,为尽量减少噪声影响,在保护区内要禁止车辆鸣笛,游步道上人群适当分散,以免游人群集嘈杂,导游讲解时不用高音喇叭。
设备和社会生活噪声:设备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声级小于施工期机械设备的噪声,对项目区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对项目区内的游客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具有波动性,机械设备绝大部分在室内或地下运行,加之一般情况下休息区和娱乐区均有一定的距离,故对景区旅游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而且项目内部绿化较多,对噪声削减作用明显,区内声环境质量的昼间和夜间值完全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项目设备和人群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该规划实施后,固体废弃物来源主要为旅客的旅游垃圾和景区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规划由南漳县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危险固体废物,严格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各类固体废物都有合理的处理,不会对园区环境造成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该规划区域土地利用以景区用地、林业用地及农业用地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低。规划区现有植被多为常绿植与落叶、针叶与阔叶混交的次生林或人工林植被,其突出特征为片状混交,也有天然的杂生混交。区域内无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自然分布。评价区内的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都是广布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规划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主要为自然组分的调控能力建设,只有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解决好该区域内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换。因而该区域的发展一定要注意自然组分的建设,即绿化设施的建设。因此在这些自然组分的建设中还应重视各自然组分的连通性,用连通性来完善和弥补规划区建设后自然组分面积的不足。
总体而言,规划区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弱。
五、生态保护与减缓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阶段:
①施工人员环保教育。
②在区内设置施工期生态环境监理,监理人员必须是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区域范围内植物的清理,应在生态环境监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③建设过程中,原有健壮的乔木、灌木、藤本和多年生的草木植物应尽量保留。
④对道路施工时应注意填挖平衡,尽可能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借土弃土;尽量少砍林木和破坏青苗;做好边坡防护设计工作,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种草或砌石护坡;做好排水设计,路面路基排水系统应自成体系,不得排入农田和灌溉渠系中;路肩设计取最小的变化值,从而减少路肩占地。
⑤地表开挖尽量避开雨季及洪水期,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水土流失。
⑥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单位按规范文明施工,施工开挖的土石废渣尽可能用于工程填方,力求挖填平衡,多余的土石废渣必须按要求运到开发景区外指定地点倒放,严禁随意堆放、下河,弃土或填土结束后,应减少施工区地表裸露时间,尽快恢复植被,保证土方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⑦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控制临时用地规模,减少或避免占用农田,避免用地范围以外的耕地被机械碾压或堆放材料。
⑧要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并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
⑨为减少人为作用造成的地质灾害,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改变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尽量避免采用会引发地质灾害的过大振动等施工方式,减少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⑩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在工程施工期间,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时,特别是地面塌陷、河岸坍塌和崩塌、滑坡等,应及时报告并对其进行防治处理。
⑾施工中要严禁滥砍林木,应尽量妥善移植。
⑿不能在规划区中设置取石场和取土场。所需石料要到景区外合法采石场购进;取土场应在开工前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决定其位置及取土方式,取土区宜选择荒坡、小山丘,尽可能远离农田和人群居住地,以免流失的泥沙毁坏农田和施工作业影响居民生活。荒坡、小山丘取土后经过平整可作为耕地或进行植树绿化。取土后形成较大面积的坑洼地的,可考虑整修成鱼塘。取土处形成的挖土边坡,应人为加工整修使其形成缓坡,从而因工程建设人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对于取土后形成的边坡裸露地,建设单位应负责植树种草,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规划实施后:
①加强规划区生态植被恢复和生态风景林建设。在景区各景点、公路两侧绿化美化,选择适合并能体现景区风貌和特点的本土花木,种类要多样化,布局搭配要协调,要富有节奏感,以创造良好视觉环境和景观。
②加大水土保持治理力度,25度以上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重点做好陡坡耕地等的退耕工作,严禁将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良好的平坝缓坡地退耕。
③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使他们合理掌握施用化肥农药技术,推广使用低毒或无毒的农药,并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
④严禁在开发景区内砍伐树木,放火烧山。
⑤依规划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交通线两侧加强绿化,形成独特的绿色廊道景观。
⑥加强对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的保护,严禁捕猎、宰杀、折枝、践踏。景区内应尽量采用生态防治的办法,保护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及昆虫等各种动物。
⑦规划区内交通用车宜采用电驱动,并控制时速。
⑧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进一步强化核心区建设控制要求,严格限制山体开发活动,最大限度保护景区原生态环境;限制地下水开采,大力推行污水回用。
(2)环境保护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用交通换乘对景区实行交通控制;凡在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辆,整车噪声不得超过国家《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不符合该标准的不予进入景区内行驶;区内提供的换乘车辆必须是低噪声车辆,如电瓶车或轨道交通;规划区域内环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km/h,全路段禁止鸣笛;
做好道路建设和原有道路路面维修保养工作,对损坏路面及时养护,减少车辆振动噪声。
沿公路、停车场两侧加密绿化带种植乔木、灌木、地被进和草地相结合,形成连续密集的吸声带,发挥植物消声作用。
在各功能区、餐饮区、交通换乘中心、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禁止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严格限制宣传车的使用;在规划区域内任一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公安机关的规定;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选用的主要设备要求噪音低,运行振动小;所有带振源的设备,如热泵机组、空调机组等设减振基座或减振吊架;与设备连接的接管上加设柔性减振软接头。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餐厅的油烟废气必须通过处理效率不小于80%的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后再经专用烟道引到建筑楼顶排放,油烟经处理后,应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
进入景区的车辆尽量采用无污染生态环保旅游车,减少旅游车辆尾气对景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改善能源结构,尽量推广使用太阳能、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生活民用电等无污染能源,进而减少对生存环境的污染。
严格控制进入景区内的汽车数量,景区内以电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游客乘电瓶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粉尘埃污染。
杜绝污染性的工业生产建于景区周围。
废水:
对水体及其污染源进行监测和管理,规划在外来游客与规划中的餐饮中心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埋地式,顶部可覆土栽植草皮与绿化,美化环境。污水处理设备主要以生物接触氧化等一体化工艺为技术核心,辅以格栅除污及混合液回流硝化脱氮工艺及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规定。可供冲厕、道路清扫、绿化、车辆冲洗等杂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禁止垃圾杂物向规划区内地表水体倾倒,影响水面整洁和影响水质。
固体废物:
①景区内应高密度地投放分类垃圾箱,垃圾箱标识明显,合理布置垃圾桶数量及位置,并要求垃圾桶的规格造型、色调与景区环境相协调。一般在游道上可按100m为间距离设置,人流集中区域可按50m间距设置垃圾箱。
②所有生活垃圾应进入垃圾收集系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后送至垃圾全部交由华新水泥集团水泥窑焚烧,禁止在景区燃烧,应做到日产日清。在外运过程中,必须选用全密闭式的垃圾收集运送车,沿固定的垃圾收集运送通道外运。实现垃圾处理市场化,无害化,提高综合利用率。
③加强景区游客自觉保护环境意识,在主要路口、景点等地段设立人性化卫生宣传牌,教育居民、游客不乱扔垃圾并正确使用分类垃圾箱。
④划分清洁卫生区,聘用一定数量的清洁工负责专门清理,制定分片分线包干计划。
六、公众参与结论
本次环评报告采取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和网站公示两种形式进行公众意见的征集。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该规划得到了规划影响范围大多数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大多数公众对旅游区规划的意义和作用还是比较认同。同时,绝大多数公众认为旅游区总体规划建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非常有利,多数公众对旅游区的环境持满意态度,同时也有一部分公众对现状不太满意,如对旅游区的生态和污水问题等,均说明旅游区还需在规划中进一步协调解决。
综上所述,公众普遍要求环保主管部门能加强环境管理,认真监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监督项目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同时也要求建设单位加强施工队伍自身的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尽量减轻环境影响,避免环境污染扰民,注重对漳河水源的保护。针对污染的各项治理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按“三同时”要求进行落实,则其建设是能得到大多数公众支持的。
七、规划评价结论
香水河旅游区规划充分利用香水河的地理区位优势,将香水河旅游区定位为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科普教育和野外探险为主要补充、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该规划符合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南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南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规划布局基本符合区域环境要求。规划实施后,可以进一步完善规划内供水、排水设施,完善交通与绿化及其它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南漳县文化旅游发展,对南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的十分积极的意义。
只要香水河旅游区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有效采纳本报告提出的规划调整建议,采取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价和跟踪监测,适时的采取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缓或避免因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规划区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发展。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分析,香水河旅游区规划方案是合理可行的。